제목   |  [8/28] 北京就公交站台设置征求意见 满足相应条件可设置“招呼站” 작성일   |  2025-08-20 조회수   |  13

 

 

 

 

 

 

※ mp3 파일 참고 :   "LINK"  링크 클릭해주시면  mp3 포함되어 있습니다 :)

 

 

 

设招呼站!让公交站成为京城暖心驿站

按照《规范》定义,相邻站点间距大且站点间有少量乘客需求的,可设置招呼站,招呼站应具备公交车临时停靠条件和乘客候车条件。

 

招呼站设立后,是否能做到像拦出租一样招手即停?或者随时下车?在江苏扬州,此类“响应式停靠站台”已经运行一年。

 

在扬州市区的101路公交车采用“响应式停靠”的模式运营。运行这一模式的公交车在运行时不再“逢站必停”,乘客下车时,可提前按铃或口头提醒驾驶员到站停靠;在站点,有乘客上车招手即停。在没有上下客时,车辆可不停车低速通过站点。扬州市民冯先生表示,这样的运行模式大大提升了出行效率。

 

扬州市民冯先生说:“乘公交车每站都要停,站台上没有人仍要停下来等,这浪费了时间,现在乘客下车要提前按铃,公交车司机就会知道在下一站有人要下车,这样运行第一乘客不会错过站台,第二节约了乘车的时间,这样乘客出行就会比较方便。”

 

自去年9月扬州试点“响应式停靠”模式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3条公交线路按照“乘客主导停靠”的新体系运行,扬州市公交集团运营部主管王晨军介绍,新模式在提高线路运营效率、减轻驾驶员工作强度、减少能源损耗与缓解道路拥堵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

 

王晨军介绍:“响应式停靠线路开通以来,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在第一批开通的响应式停靠线路中,整个运营时间平均节省了大约7到10分钟,线路的运营速度也大约提升了8%到12%,其中特别是288路增幅最大,线路的运营时间也大约缩短了15分钟,大大提升了市民出行的便捷性。”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介绍,北京新设置的招呼站,不是简单等同于“响应式公交”,更像是在传统站点之外的补充,可能会设置在市内乘车人数潮汐变化大的地点或远郊区域。

 

杨新苗介绍:“招呼站是一个新东西,北京在这之前是固定的公交车站,招呼站给将来的公交运营服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北京的公交车站数量是以万为单位的,虽然有这么多公交车站,但是大家还是觉得不太方便,有了招呼站之后,大家上车会更方便一些,比如两个站之间的距离会比较长,超过了一公里,中间在500米的位置设一个招呼站,方便乘客上下车。比如在郊区地区距离比较大,用这个方式还是很有价值的,设置之后能提高服务水平。”

 

杨新苗解释,招呼站更多是根据线路对站点进行优化,不会让公交车“随叫随停”。

杨新苗解释:“招呼站数量不是无限增加的,一定是有固定地点的,我想在城市里不光是交通部门要提出来,公交企业要愿意,还有交通管理部门也就是交警方面的同意,这个招呼站未来也不会随便设,它应该是根据需要来设置。”

 

在招呼站之外,本次北京《规范》还提出在公交站设置充电线、实时公交动态信息的更新周期应不超过30秒等措施,杨新苗认为,这些都能让公交乘坐体验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杨新苗说:“乘客在这等车每30秒钟更新一下,就知道公交车离我远不远,也是一个便民服务。如果在公交站能够临时充一下电,哪怕两三分钟,这个可能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乘客来乘车。”

 

杨新苗认为,《规范》变化最大的一点,还是公交站一定范围内禁止停放车辆,《规范》要求站台及两侧各5米以内,不应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前后30米范围内的车行道,路面应施划禁停标线,禁止机动车停靠,让乘客上下车更安全。

 

杨新苗表示:“我经常发现乘客上下车是不方便的,有时候还不安全。很多城市,公交站停了一排小汽车,有的城市可能停了两排小汽车。这次在标准里有专门一条措施,公交站前后30米范围内要有小汽车禁停线。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北京重新修订这个《规范》对北京很有意义,对全国城市也非常有价值和意义,指向性也非常清晰。”

 

 

https://china.cnr.cn/yaowen/20250807/t20250807_527307402.shtml

 

 

인쇄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