제목   |  [10/27] 隐藏式车门把手“开门难”并暗藏安全隐患,智能汽车怎样保证安全不“掉队”? 작성일   |  2025-10-21 조회수   |  23

 

※ mp3 파일 참고 :   "LINK"  링크 클릭해주시면  mp3 포함되어 있습니다 :)

 

 

隐藏式门把手,是否会关上生命之门?-虎嗅网

 

车辆停在面前,光滑的车门上不见传统把手的踪影,只能在车旁尴尬摸索。河南漯河的赵女士就有过多次类似经历。“隐形把手每个车型又不一样,又不知道怎么去拉,每次叫到这种车我就尽可能让司机帮我开门。”

 

山东临沂的吴女士也坦言,曾因不好意思询问,对着车门反复观察。“后来发现它是像一个线条一样嵌在门上的,遇到过好多次这种情况。其实有时候还挺尴尬的,这个把手在哪儿又不好意思问。”吴女士说。

 

为减少乘客的困惑,不少车主会主动在车门贴上标有箭头的按键贴纸,标注开门位置,但即便如此,在实际使用中的尴尬仍没有完全化解。网约车司机何师傅说,他经常需要下车帮助乘客开车门。“平时接单的时候,有一些乘客不会开这种车门,每次要给他们解释怎么开,甚至要下去给他们开门。最近下雨很不方便,有时候淋一身雨。”

 

当前汽车市场销售的新能源车型中,很多都安装了隐藏式把手,有的甚至是标配。走访中,一些汽车经销商向记者表示:

 

经销商1:目前我们家在售车型是五款车,其中四款的都是隐藏式门把手,占比达到80%。

 

经销商2:目前我们品牌总共有四款车在售,其中三款是隐藏式门把手,这些车型的价位区间在13万至40多万。

 

目前车市上流行的隐藏式车门把手主要有“按压/翘板式”“弹出式”等,比如“按压/翘板式”,开启时需要像按跷跷板一样,用手指按压把手的一端,另一端就会翘起,然后握住翘起的部分拉开车门。“弹出式”则是门把手在解锁或被触发时会从车门内自动伸出,再由用户拉开车门。此外,还有“半隐藏式、内嵌式”“按键/彻底无把手”等形式。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如此青睐隐藏式把手呢?

 

全隐藏式门把手将退出舞台?新国标草案落地倒计时| BitAuto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它本来的设计理念就是门把手和车门集成为一体,车门车身越平整的话,风阻就越小,那么会让车的能耗更低,同样一箱油或者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行驶的距离就更远。但是实际上隐藏式门把手对风阻系数减少的作用或者贡献应该是微乎其微的。隐藏式门把手更多地是给年轻的车主一个概念——这个车很先进,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现在市场上配置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一般都是在20万元以上。”

 

这些看似新颖的开门方式,实则暗藏巨大安全隐患。某汽车技术安全机构提供的测试结果显示,这类门把手在侧面碰撞后弹出成功率仅67%,远低于机械把手的98%。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在最近几年的交通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无法弹出导致救援延误甚至危及乘客生命的案例并不罕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进一步解释说:“一旦控制系统受损,门把手可能无法正常弹出或操作,然后就是内部线路的损坏,包括连接隐藏式门把手的线路,从而造成门把手无法动作。还有可能是车体框架变形,这种变形可能压迫或卡住门把手,使其无法正常工作。电池断电也是隐患之一。”

 

尽管近段时间以来的新车型基本都配备了外置紧急开关,但在极端交通事故中,救援人员或路人因不了解操作而无法及时开门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张翔观察,很多消费者并没有花心思和时间专门去学习车门的使用方法。

 

张翔认为:“一般这种开不了门的是个小概率事件,大家也没有特别在意,无非就是多去尝试一下别的办法,车门就打开了,大部分车主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熟悉自己汽车的使用说明书。但是车门并不像传统车主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开门关门的功能,各个厂家车企竞争很激烈,都想在车门功能上进行创新,给它增加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功能,让这个系统变得很复杂,复杂的车门又没有标准指导。”

 

为提升门把手安全性能,全面提升车辆安全水平,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每个车门外把手和车内把手都应配置机械释放功能;锁止状态下发生事故时能通过外把手开启车门;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都应具备不小于60mm×20mm×25mm的手部操作空间。张翔表示,这样即便车辆失去电力供应、车身结构因碰撞受损,驾乘人员或救援人员无须借助工具,仅通过徒手操作也可以开启车门。

 

张翔进一步说:“征求意见稿虽然没有正式实施,但是给中国的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给出了一个指引。车门要有内部和外部的机械开门系统,如果缺少配置的话,车企要考虑增加。新规里面要求电气系统有备份电源,如果以前没有备份电源的系统,车企应该考虑增加。再就是这个车企要针对当前发生的一些车门打不开的交通事故情况,对自己的技术进行整改或者是修正,现有的技术哪些存在安全的隐患,存在设计的缺陷,要积极整改。”

 

隐藏式车门把手规范的背后,也折射出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创新速度”与“安全底线”的深层博弈。汽车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高科技,怎样保证安全不“掉队”?答案其实很简单,不管什么样的新设计、新技术,安全都得放在第一位,而且必须有“备份方案”。张翔也表示,新规不是要“否定”创新,而是要让创新“更靠谱”,在创新与安全之间找到更优平衡,为每一次出行保驾护航。

 

张翔对此表示:“车企在创新的时候,要对安全、生命有敬畏之心,不要为了市场营销目的随意创新,要有实验数据、使用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才能保证企业进行稳步发展。”

 

 

http://china.cnr.cn/gdgg/20251019/t20251019_527401140.shtml

 

 

 

인쇄하기